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热门资讯 » 正文

柑橘成林 鸟儿重回大昌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2-03-17  浏览次数:70
核心提示:近日,云开雨霁,暖阳当空,照得湖面上波光闪烁。白鹭、白骨顶鸡、赤麻鸭、中华秋沙鸭等鸟儿不时从湖上掠过,觅食、飞舞、休憩,不一会儿又隐入两岸青
 近日,云开雨霁,暖阳当空,照得湖面上波光闪烁。白鹭、白骨顶鸡、赤麻鸭、中华秋沙鸭等鸟儿不时从湖上掠过,觅食、飞舞、休憩,不一会儿又隐入两岸青山之中——这幅灵动、美丽的生态画卷,巫山县大昌镇兴胜村村支书谭开平怎么都看不厌。

  连日来,记者深入到三峡库区腹心的巫山,探寻三峡工程蓄水20年后,大昌古镇的生态变迁。

  搬迁 山下沃土被移上了山 

  记者驱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,漫山遍野都是柑橘树,金黄的果实坠在枝头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柑橘香。谭开平介绍,这晚熟柑橘能卖到四五月份,是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,也是引回鸟儿的关键。

  “就是树子栽好了,生态好了,鸟儿才飞回来的!”走进果园,正忙着给果树修枝整形的村民黎远凡笑呵呵地说。

  时光追溯到20年前。彼时,三峡大坝蓄水,海拔130米左右的兴胜村开始往山上搬迁。下面的良田怎么办?上去了怎么生活?成了全村人的担忧。“那就把下面的土壤搬到山上去!”2006年,待搬迁安置问题初步解决,谭开平的父亲、时任村支书谭天华做出了移土培肥的大胆决定。

  当时谭开平年仅10来岁,根本不懂父亲和村民们在忙什么,只记得大家总是早出晚归,不是在挖石头,就是在挖石头的路上。到了2008年,放眼山上,已铺满层层石头,沃土被均匀地覆盖其上。

  治污 柑橘种植替代了养殖 

  但事情的发展却与移土初衷背道而驰。其原因是人口大量减少。

  搬迁后,兴胜村12个组中有9个组都选择了外迁,村里仅剩五六十人。虽然后来与大昌、兴隆、凤凰三个村合并,但也仅有700余人。外出务工近一半人后,大量土地无人耕作。不少村民转而搞起了猪、牛、鸭等养殖业,加上管理不到位,大量粪污排放到大昌湖里,生态环境日益恶劣。

  这样下去可不行!2009年,经过考察调研,大昌干群一致认为镇里近湖,气候温暖湿润,正适宜柑橘种植。2010年,兴胜村率先种下了2000亩柑橘树。

  为了一心一意种好柑橘,2011年,正值壮年的谭天华毅然决定辞任村支书,并把在外打工且收入可观的儿子谭开平叫回村里竞选村支书。

  尽管大家十分努力,但由于缺乏技术且土壤肥力差,2013年每亩柑橘仅挂果2000来斤,果肉干巴巴的,口感差,卖不掉。

  谭开平坐不住了。他决定对果园的柑橘品种进行更换,带领种植户前往湖北宜昌考察,并组建了产业发展党小组。

  就这样,果树长势一天天好了起来,商贩也开始进村采购,全村的积极性都被激发出来,柑橘种植面积迅速增至3000亩,基本达到了应种尽种。

  其他村见势也行动起来。如今,整个大昌镇柑橘种植面积达到6.5万亩。

  接续 用好生态发展乡村游 

  两代人的接力奋斗,荒山终于变青山。

  2019年,大昌镇决定申报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,在沿湖各村植绿,大昌湖周边环境愈发秀丽。

  翌年,村民彭美林惊喜地发现,村里飞来了几只鸟儿。管理果树之余,他开始自发护鸟。渐渐地,其他村民也加入进来,组建起了一支护鸟队。

  得知此事,谭开平非常高兴,随即设立了6个护林公益性岗位,让他们专职巡山,防火、护鸟。

  为了守住绿水青山,今年谭开平又与西南大学达成了合作,将对柑橘林进行测土配肥,并配套秸秆还田、农药化肥双减等绿色生产技术,进一步提升柑橘品质,减轻面源污染。

  与此同时,他还在琢磨着怎么进一步做大做长产业链。巫大(巫山-大昌)高速公路今年5月即将通车,届时兴胜村离县城的距离将极大缩短,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,乡村旅游发展正当时。在他的委托下,西南大学正在帮助村里做民宿设计、规划,用好生态发展乡村游。
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使用协议 | 版权隐私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广告服务 | 积分换礼 | 网站留言